当蚊虫的口器刺入皮肤时,会注入含有抗凝血剂和麻醉成分的唾液。这些"外来物"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警报,释放组胺等炎症因子。就像身体在喊:"有入侵者!快筑起防御工事!"于是血管扩张、渗出液体,形成又红又肿的"爱心包",伴随让人抓狂的瘙痒感。
二、防虫战场三件套
1.物理防御:浅色长袖长裤是最佳盔甲,避免穿黑色/红色等招虫色系。傍晚遛弯时带把折扇,既能驱赶飞虫又能凹造型。
2.气味攻防:柠檬桉油、香茅草等天然植物精油是天然驱虫剂。但要注意!孕妇和3岁以下宝宝慎用精油类产品。
3.环境治理:及时清理积水容器(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),每周更换一次宠物水碗,从源头切断蚊虫繁殖链。
三、被叮后的急救四部曲
1.冷敷镇压:用冰袋裹毛巾敷10分钟,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。注意别直接把冰块贴皮肤!
2.碱性中和:肥皂水清洗患处,利用弱碱性中和蚊虫唾液中的酸性物质。
3.止痒妙招:芦荟胶或黄瓜片敷在红肿处,天然清凉感能缓解瘙痒。炉甘石洗剂(避开破损处)也是安全选择。
4.严防感染:指甲里的细菌比想象中多!忍住抓挠的冲动,修剪圆润指甲,必要时戴手套睡觉。
四、这些情况要亮红灯!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别犹豫立即就医:
红肿范围超过拳头大小
伴有发热、头痛等全身症状
叮咬处出现水疱或流脓
被蜱虫叮咬后发现虫体残留
五、防虫冷知识
蚊子更爱O型血?其实它们靠二氧化碳、体温和体味定位,运动后的人最招"蚊"!
驱蚊手环效果有限,覆盖面积不足全身防护的1/10
室内点蚊香要开窗通风,避免长时间密闭空间使用